新華社上海5月21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王文嫣)又一項涉及支持充電配套發展的政策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5月20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針對阻礙充換電設施布局的各類痛點給出了明確的解決辦法,并強化對保障型充換電設施的補貼支持和稅收優惠力度。
據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專家介紹,目前居民區充電樁建設落地難,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仍有約30%用戶尚未配置固定車位私人充電樁。充電設施區域發展不平衡,配套不足的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相對偏低。此外,公共充電樁供需不匹配,綜合利用率低。
針對上述痛點,《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嚴格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要求。新建居住社區要落實100%固定車位預留充電樁建設安裝條件,各地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在新建住宅項目規劃報批、規劃驗收環節依法監督。對于存量小區,各地充電基礎設施主管部門會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門制定既有居住社區充電樁建設改造行動計劃,納入重點工作統籌推進。
《征求意見稿》還提到,要推進鄉鎮充換電設施建設,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有效覆蓋。到2025年,東中部地區省份力爭建成不少于10個“示范鄉鎮”和30個“示范村”。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力爭到2025年覆蓋率不低于80%,其他地區不低于60%。
財稅金融支持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強化對高速公路、鄉鎮、居住社區等保障型充換電設施的補貼支持和稅收優惠力度。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進一步向優質場站傾斜。加強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示范類設施的補貼力度,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還要將符合條件的充換電設施及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投資納入新基建專項債券和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的支持范圍。
除了加強政策保障力度,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統一對于加快發展充換電設施也十分關鍵。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家透露,有多項涉及充換電的技術標準正處于推進階段。下一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充電設施標委會將發揮平臺作用,促進車樁協同發展,推動ChaoJi標準體系建設,開展超級充電示范,加強技術驗證與優化推進ChaoJi標準國際化,實現國際國內同步。
上述專家還表示,將加快開展換電標準制修訂,促進重卡換電和共享換電發展。加快無線互操作標準制定,推動無線充電產業化進程。加快車網互動標準制修訂,促進電動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發展等。
(轉自新華電力網)